您好!欢迎进入NBA极速体育免费官方网站

65mn钢板
服务热线:

022-85616666

【王军】职工创新的王军现象

【王军】职工创新的王军现象

时间: 2024-07-13 |   作者: 产品展示

  王军,是和钢铁打了近30年交道的宝钢高级技师。图为王军在进行技能革新研究。

  创新离我们有多远?宝钢工人发明家王军的回答是,近在眼前,就在手边。这位技校出身,辅助岗位起步的蓝领工人,从始至终坚持问题点即是创新点。20多年来,累计申请专利160多项,每年给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他所在的热轧厂,连续12年在宝钢位居创新榜首。本台记者孟诚洁近日走进宝钢,来解析“王军现象”,请听报道:

  年近50的王军戴副眼镜,平时话不多,显得很儒雅。但一说起热轧生产线的技术问题,那种舍我其谁的自信,堪称豪气:

  【我们有位机械博士说,王军,你肯定不行的。到最后,我给他解决了。我有办法呀!对我来说,没有失败的项目。】

  说豪气,因为王军有底气。8年前,他就因为攻克了“矫直机支承辊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走下领奖台,他开始攻关一个更大的难题“层流冷却”。轧钢过程中边部的温度会低一些,直接引发钢板厚薄难以一致。不达标的部分,就要被切边。眼下,他已经完全解决了这一难题,成材率提高了0.8%。等于说一年凭空多出了5万吨成品:

  【这个技术80年代德国人就在研究,90年代日本人也在研究,我们要改造用国外技术要2.3个亿当时的预算。后来,我们花了1000万都不到把这样的一个东西构建起来了。】

  生产线上的问题环环相扣,创新如同闯迷宫,走通一次已是不易。而王军的层流冷却技术8年里,研发了四代。等于说,走通了四次迷宫,直至找到最优的捷径。眼下使用的方案,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和第一代相比,设备维护量降低95%。人们感叹于王军面对机械的灵气,更佩服他勇于担责的胆气。每次改造,整体方案都由他一手完成:

  【上面一个冷却梁,光这个梁它的工艺我给它制定下来就要二十四个工步,每一个步骤我认为不行,根本就不能进。技术储备到某些特定的程度我才做。不然我立项,不是自己挖坑,自己跳吗?】

  在旁人看来,围绕一个问题,技改方案的更新换代都快赶上苹果手机了,有必要吗?而在王军眼里,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生产现场的持续改进,谁最有发言权,谁能够挑大梁?工人责无旁贷:

  【我到现在的作业区,我说你们任何一个人都是我师傅。但是有一点,你们每个人今后都要走上创新的道路。他们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到最后,都做到了。】

  在王军创新工作室里,管理作业长方斌知道了,原来创新并不神秘,把自己的经验、诀窍总结归纳出来,就能够形成专利或是技术秘密。而王军作为领头羊,更是给整个团队灌注了一股锐气。他们不再满足于小改小革,而是系统性地给生产线做手术。一个项目,就是几十项专利。一年创造的效益,近三个亿:

  【8小时以外,我挤两个小时出来,比别人晚下班。王军更厉害,他每天挤四个小时、五个小时出来。加班到最后,他说我牙齿整个都松了。我们这个团队里面每年都要出成绩,优胜劣汰。】

  立足岗位,人人创新,使得宝钢热轧厂投产二十多年来,各项指标从始至终保持在业界一流水平。而王军眼下慢慢的开始研究,怎么来适应工业4.0,使传统流水线满足个性化定制生产的需求。这位28年前的技校生,在创新中充实自我,在磨砺中与时俱进,如今已经是宝钢人才开发院的兼职教授。每次给年轻人上课,他都会说,创新并不高高在上,不管身处什么岗位,首先第一条,你要有志气:

  【要克服创新好像就是聪明人做的,科学家做的。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能持续优化,追求的就是匠心精神。每个人在创新过程中找到了自我,哪怕岗位是很普通的,他的人生是很精彩的!】

  典型人物之所以成为可以被报道的“典型”,全在于他的行为、思想、观念等等所体现的新闻性。这里所指的新闻性的含义,指的是人物特征的个性,和这种个性所具备的某种共性意义。新闻人物个性的发现,往往是在通过共性的比较分析中获得的。在新闻操作中,同行们常常把这种人物个性即新闻性称之为“闪光点”。电台记者孟诚洁采写的《职工创新的王军现象》一文,体现了对这一新闻规律的娴熟实践,报道对人物的“闪光点”的准确发现和描述,使他笔下的主人翁的性格十分鲜明,又具有可供受众看齐的共性,从而显示了报道的成功、有效。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创新人物层出不穷。宝钢工人发明家王军20多年来不停地改进革新工艺,已累计申请专利160多项,每年给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这在宝钢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现象”。记者明白,受众在了解这些现象的同时,更迫切的是要知道王军现象的背后的原动力何在,是物质的?技术的?精神的?抑或兼而有之,需要记者解析。然而记者在参加媒体集体采访的过程中发现,王军根据事先准备的材料接受媒体采访时,总显得拘谨,难以提供能打动受众的“料”。随着记者的提问围绕技术问题展开,王军的状态越来越放松。在分析自己取得创新成果的动力时,王军认为,一个普遍技术工人,也可以在创新方面有所作为,他说:“要克服创新好像就是聪明人做的,科学家做的。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能持续优化,追求的就是匠心精神。每个人在创新工程中找到了自我,哪怕岗位是很普遍的,他的人生是很精彩的!”在这里,记者敏锐地发现主人翁谈话所透出的某种气场,从中细细体味出这位工人发明家身上的若干品格:立志创新工艺流程的“志气”和“锐气”;刻苦钻研技术,积蓄创新“本钱”的技术“底气”和“灵气”;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豪气”和“胆气”。这六种气所构成的王军气质,正是这位工人发明家的形象体现,也是“王军现象”的本质所在。

  作为“星期一典型”报道中的一篇,应该认为,这一录音通讯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若干“气”的梳理归纳和分别用事实的娓娓道来,角度、结构和行文方式都比较独特,把人物刻画得可感、可信、可学。通讯的成功,考验了记者看出新闻点的能力,检验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秦恒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