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建合同,撤走专家,企图终止我们的工业化进程,为了继续我们的工业化发展之路,我们探索出了一条工业化发展之路,并且以宪法的形式固定下来,这就是《鞍钢宪法》,它不仅是公有制企业的典范,而且杜绝了国有资产流失。
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中苏关系逐渐走向决裂,苏联援建我们的“156项重点工程”,也因为彼此关系的冷却而受到影响。
1959年6月,苏联政府违背两国关于国防新技术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样品和技术资料。
维持住工业化的进程,首先是要保证钢铁厂的稳定,这其中就有一个重要的钢铁厂——鞍山钢铁公司。
1958年钢产量指标为1070万吨,其中518.56万吨钢产自鞍钢,鞍钢一个厂承包了一半的产量,为什么鞍钢能有这么辉煌的战绩呢?
因为鞍钢有其特殊之处,对这个在共和国工业化进程中有着重要历史地位的钢铁厂,我们来仔细地了解一番。
鞍钢的前身是1916年中日合办的鞍山振兴铁矿公司和1918年成立的鞍山制铁所。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鞍钢被南京国民政府接收,成立资源委员会鞍山钢铁有限公司。
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从此鞍钢在党领导下,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然而,鞍钢虽然进入了新时代,但是东北的老工业在战火中遭到严重破坏,鞍山、本溪、抚顺等地的钢铁厂均已停产,炼铁炉、炼钢炉全部冻结。
屡经战火的鞍钢是其中的重灾区,重要的机器设备,日本投降之前就拆走一大批,的接收大员盗卖了一批,苏联回国时又拉走一批,剩下的小设备和零配件大多散落在民间,留给人民政府的就只有几座不冒烟的空炉体。
当时的鞍钢到处杂草丛生,篙草比人还高,草丛中野兔和雏鸡遍地,道路旁散落着机器零部件,以及生锈的废铜烂铁,满眼一片荒芜。
当时的鞍钢党委发动群众,清理鞍钢及周边的环境。但是,当时的鞍钢还是一副空架子,重要的设备零部件不齐,除了被拆走和盗卖之外,有些散落在民间。
在市委的统一部署下,鞍钢成立了由5835人组成的“献交器材委员会”,安排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到工厂和街道去发动群众,一场轰轰烈烈的献交器材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截止到1949年1月10日,共计有4255名职工上交器材,占职工数的73%,回收各种器材共52462件,快速缩短了复工的时间,其中以孟泰等为代表的第一代钢铁工人从中成长起来。
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孟泰有空就到鞍钢几十里矿区刨冰雪,抠器件,扒铁堆,小到能用的一根铁线、一颗螺丝钉,大到几十斤、上百斤重的器件。
积累的零配件多了,就慢慢形成了一个小仓库,这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孟泰仓库”。
1949年,炼铁厂开工修复的第一座炉子一一2号高炉,“孟泰仓库”收集的零配件立了大功。后来修复1号、3号高炉,管道系统利用“孟泰仓库”,没让国家买一个材料。
“孟泰仓库”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财富,促进了鞍钢生产的提前恢复,也为中国工人阶级培养了“孟泰精神”一一勤俭建国、艰苦奋斗。
在旧社会,工厂里的东西都是往自己家里拿,但是到了新中国,工人将自己家里的东西往工厂里送,这就是老人家那个时代,因为劳动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了,家里和工厂已经没有分别。
作为我国第一个大型钢铁工业基地,鞍钢可以说是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它的恢复和建设受到了党中央和老人家的高度重视。
1949年12月,老人家访问苏联时,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鞍钢在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中位居榜首。
1950年2月14日,周总理代表中国政府签订了《关于苏联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恢复和改建鞍山钢铁公司以技术援助协定书》。
根据该协议规定,援建的苏联专家陆续来到鞍钢,从此鞍钢进入了大规模恢复和建设时期。
为了尽快恢复鞍钢的生产,1949年下半年以来,党中央陆续从东北、华北、华东调来500多名县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又从中南、华东等地招聘了500名具有专业相关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后来成为制定《鞍钢宪法》的中坚力量。
1951年12月13日,李富春给中央写报告,建议动员全国有关方面的力量,帮助建设鞍钢的七号高炉、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
于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力、物力大力地支援鞍钢的“三大工程”建设,据统计,一年时间全国各地派去参加鞍钢建设工作的干部、技术人员、农民、大学毕业生和军人等就有4万多人。
这让炼钢厂的工人们心里不是滋味,尤其是要进口曾经屠杀自己同胞的日本钢铁公司的钢轨,这让鞍钢人心里憋着一肚子气。
1952年11月22日,在快速炼钢能手单长巨带领下,4号炉全班人员一起努力,原料、铸锭和转运工人密切配合,创造了6小时零9分炼一炉重轨钢的新记录,超过了同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
老人家为此亲笔写了嘉奖信,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公开发表老人家给企业的回信。
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鞍钢也开始了劳动竞赛。
遵照“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原则,普遍签订了师徒合同、互教互学合同,开展保教保学、互教互学活动。
很多老工人冲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陈旧观念,认真带徒弟教技术,培养了新中国一批技术工人。
提合理化建议和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也被视为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一来,工人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人人都希望工厂慢慢的变好,因为工厂会负责他们一辈子的生、老、病、死,没有后顾之忧。
据统计,鞍钢职工在“一五计划”期间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0.6万多项,被采纳5.2万多项,创造价值6200多万元。
旧社会厂矿之间、上下工序之间有的互不往来、互相扯皮的现象,被互相参观访问、互相理解、互相支援代替。
随着活动的推广,“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蔚然成风。
然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苏关系逐渐恶化,到了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建合同,撤走苏联专家和技术工人,让我们的工业化进程陷入了僵局。
当初我们的工业化是照搬苏联模式,如今赫鲁晓夫给我们来了一招釜底抽薪,无疑让我们陷入困境。
马钢模式是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的管理模式,它是当时苏联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始建于1929年,1933年开始生产钢和钢材。
从1929年至1933年,正好是西方的经济大危机时期,在西方遭遇经济危机之际,苏联开始了火车头拉动发展的架势。
马钢到苏联卫国战争前夕,已发展到了极大规模,他们将矿山、选矿、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轧钢、耐材、机修等集于一身,是苏联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发展到后来,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上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1940年,马钢生产生铁169万吨,钢163万吨,卫国战争期间,马钢为苏军生产了装甲钢、炮弹钢,当时苏联坦克用的装甲板有50%出自马钢,可谓是为苏联的卫国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马钢以它的赫赫威名在苏联备受推崇,但是它实行“一长制”,搞物质刺激,依靠少数专家和一套繁琐的规章制度,不搞群众性的技术革命,作为苏联援建项目中国钢铁工业摇篮的鞍钢,引进的便是这种模式。
这种模式只要深入研究显而易见,其中暗藏一个极为致命的问题——国有资产流失。
如此大规模的一个工厂,由厂长一个人说了算,而不是由党领导,一旦经济体制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个工厂非常容易被厂长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将国有资产私有化。
工厂本就是国家的资产,工厂的生产管理如果由厂长一个人说了算,这样的一种情况就跟军队里只有军事指挥官,没有政治委员,完全由军事指挥官决定,显然这样的厂长不受监督和约束,你能保证这样的厂长没有私心吗?
这种全盘苏化模式,不仅存在于工业,也存在于部队,甚至连政府体系也已经苏化,苏联人认为你们不懂如何建立一个现代政府,所以你们要按苏联的模式,由此形成了一套苏化官僚系统。
当时没有被苏化的领域恐怕就剩只农业了,这也是老人家倚重农业的地方,因为其他领域已经被全盘苏化了。
马钢这种“一长制”模式,厂长和专家将脱离人民群众,容易滋生官僚主义作风,这种模式将诞生特权阶级,如果出现特权阶级,那就是资本主义复辟的前兆。
马钢模式是精英模式,核心是厂长和专家构成权利层,普通工人无法参与管理和决策。
老人家希望能跳出这种模式,因为一直采用这种模式,相当于变相地被别人掌控了自己的主权,但是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无法改变,因为马钢模式更符合这些人的利益。
当时我们的干部大部分还是文盲,既没有可以适用于马钢模式的厂长,也没有适用于马钢模式的专家,怎么能管理如此大的企业?当苏联撤走专家和技术工人之后,马钢模式便无以为继。
1959年是新中国诞生十周年,为了迎接十年大庆,举国上下都在为完成1070万吨钢的目标而奋战,而鞍钢在当年创下了生产518.56万吨钢的历史最高纪录,近一半的钢出自鞍钢。
于是,中央书记处向辽宁省鞍山市委书记指示,要求鞍山市委尽快总结鞍钢的生产经验,向党中央写出一份报告。
1960年3月11日,鞍山市委向党中央作了《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这份报告总结了鞍钢的管理经验,这种经验就是“两参一改三结合”。
两参就是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一改就是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就是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方面人员相结合。
鞍钢的管理经验是让广大职工参加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彻底打破了马钢的“一长制”,坚持走群众路线,实行民主管理。
实际上,鞍钢的经验就是让鞍钢成为所有鞍钢人的鞍钢,不是厂长一个人的鞍钢,每个鞍钢人都可以将鞍钢视为自己的家,既然鞍钢是自己的家,谁不愿意为自己的家做贡献呢?又有谁会偷偷摸摸地盗窃鞍钢的财产呢?
干好了人人光荣,干差了人人受辱,只要认同了鞍钢代表了他们共同的利益,我就是鞍钢的主人,怎么不会爆发创造力呢?
1960年3月22日,当老人家看了这份报告之后,便给上海局、各协作区委员会、各省市区党委等起草了近700字的批示。
上海局,各协作区委员会,各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中央一级各部委、党组: 鞍山市委这个报告很好,使人越看越高兴,不觉得文字长,再长一点也愿意看,因为这个报告提出的问题有事实,有道理,很吸引人。鞍钢是全国第一个最大的企业,职工十多万,过去他们都以为这个企业是现代化的了,用不着再有所谓技术革命,更反对大搞群众运动,反对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方针,反对政治挂帅,只相信少数人冷冷清清地去干,许多人主张一长制,反对党委领导下厂长负责制。他们都以为“马钢宪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1958年以前的情形,这是第一阶段。1959年为第二阶段,人们开始想问题,开始相信群众运动,开始怀疑一长制,开始怀疑马钢宪法。1959年7月庐山会议期间,中央收到他们的一个报告,主张,反对右倾,鼓干劲,并且提出了一个可以实行的高指标。中央看了这个报告极为高兴,曾经将此报告批发各同志看,各同志立即用电话发给省、市、区,帮助了当时批判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现在这个报告,更加进步,不是马钢宪法那一套,而是创造了一个鞍钢宪法。鞍钢宪法在远东、在中国出现了。这是第三个阶段。现在把这个报告转发你们,并请你们转发所属大企业和中等企业,转发一切大中城市的市委,当然也可以转发地委和城市,并且当作一个学习文件,让干部学习一遍,启发他们的脑筋,想一想自己的事情,在1960年一个整年内,有领导地,一环接一环、一浪接一浪地实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城乡经济技术革命运动。 中央 1960年3月22日
老人家认为鞍钢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坚持走群众路线,更重要是,鞍钢模式是摆脱苏联模式的一个典范,在苏联撤走专家和技术工人之后,为工业化继续前进提供了一条可参考的道路。
既然鞍钢可以跳出苏联模式,那么别的行业也可以跳出来,由此就可以说服那些顽固不化,唯苏联为尊的人,因此他将鞍钢的经验以“宪法”命名,可见他对鞍钢模式寄予厚望。
鞍钢宪法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益,而且还能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它是当时中国企业管理的根本原则和方针,是我们摆脱苏联模式之下,独立探索发展道路的开始,也是我们走向工业化的基石。
鞍钢宪法要求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实际上就是在政治上体现平等关系,并且加深干群关系,同时要实现技术的提升。
老人家将鞍钢经验以“鞍钢宪法”命名之后,在全国进行推广,于是鞍钢宪法诞生。
鞍钢宪法增强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了工人的权益,提高了工人的领导地位,对提升公司的劳动生产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有很大效果预防了国有资产流失。
他们不是怀念那个时代的苦,而是怀念那个苦的时代,依然能够充分给予人性尊重,尽可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对平等,让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无数人丝毫没有保留地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今天的佞人们诋毁老人家那个时代,说是片面强调政治因素,强调主观能动性,而忽视经济规律,这些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
缺乏资本,技术落后的条件下,请问该怎么样发展工业化?靠跪在地上乞求别人的施舍可怜吗?靠出卖国家主权获得一点儿援助吗?
当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建协议,印度在西面中印边境蚕食我们的领土,蒋介石在东面积极准备“”时,美国也在南面发动了越南战争,对我们形成包围之势。